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育人目标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常规教学要贯彻“两个原则、三个注重、四个优化”的总体要求,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大面积提高。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及教学主张
坚持“两个原则、三个注重、四个优化”的教学工作总体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双基”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做到目标明确、知识扎实、能力到位;注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努力做到常规教学“四个优化”的总体要求:优化教育思想、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
倡导“有效教学”的教学主张。包括:教学有效——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学习时间最大化,师生交流的最大化,教学具有灵活性;学习有效——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学习,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第二部分 常规教学
教学工作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关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主线;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落脚点。
一、教学计划要求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文件,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它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研组
教学计划和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三个层次,只有对这个三个层次教学计划进行落实,才能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教导处、教研组及教师个人在学校工作计划的前提下分别制定组和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要对全校性常规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及达标要求作出计划。学科教研组应根据学校计划,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对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专业理论,学习新课标,开展教材教法研究,组织老师认真备课,检查分析教学情况,组织组内试验课、研究课、听课活动、考试命题、培养青年教师、课外培优补差活动等项工作进行安排。教师个人对本学期各项教学工作,教学进度制订计划,并于第一周开始正式执行。
学校要对教学计划中的各项内容要进行定期检查,每学期要将检查情况向全校公布。校长和教导处每学期要召开教学研究的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检查、研究教学工作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计划完成。
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管理要求
备课是贯彻“四个优化”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工作科技含量的关键所在。
备课要坚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情、备学法、备教具,并做好书写。
备课要明确“四个目标”,即课程目标、考纲目标、单元或章节目标、学时目标;弄清“四个要点”,即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做到“三个结合”,即个人研究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学情实际与教参资料相结合、各册教材前后联系与当前教学实际相结合。备课要优化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提高教学艺术,追求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备课要精心策划合理安排使用各种教学器材,尤其要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效。
1.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任课教师在备课期间要坚守工作岗位,必须积极参与。
集体备课应做到:搜集素材,共享资源;集思广益,挖掘教材;改善教法,指导学法;及时小结,查缺补漏。并做到:
四定,即定“时间、地点、主题、主讲人”;
四落实,即落实“知识、能力、教法、学法”;
四统一,即统一“进度、重难点、知识点、能力训练”;
四优化,即优化“教育思想、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既备课标教材,又备学生实际;既备智育知识,又备德育渗透;
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课堂练习,又备课后跟进。
2.个人备课应做到:
“四熟”:即“熟悉课程、熟悉教材、熟悉方法、熟悉学生”
“四有”:即 “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
各科教学备课时都要重视落实“双基”,并结合本学科特点,确定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训练措施。
小学科学,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要重视实验的功能,必须完成《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备课时,教师都要认真准备,并通过试做加以改进,以保证课堂上的成功率和可见度。要分析它们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确定技能训练及培养目标,考虑实现该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
语文、外语科要注意确定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具体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重点研究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加深理解和贯彻落实新课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追求“有效”教学,积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3.教案撰写与管理:
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和“驻操营学区中心校教案撰写评价要求”提出的要求明确规范文本教案的撰写。文本教案的检查采取总校、教导处、教研组三级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将督促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三、课堂教学要求
(一)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创新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教学主要目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创新意识武装头脑,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进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究教学方法艺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讲解艺术,训练艺术,提问艺术,结课艺术,板书设计艺术,布置作业艺术,驾驭课堂艺术及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带着感情进行教学,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解提出不同意见,使学生思维得以开发,智慧得以启迪,个性得以张扬。坚持课堂训练和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等落后教学观念、模式和“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把精讲多练落到实处,精选资料,优选习题,切实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树立“八尊重,八促进”的课堂教学观,即:
尊重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尊重人格价值,促进教育民主和教学民主。
尊重思维品质,促进积极感悟和理性感悟。
尊重认知规律,促进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尊重求异精神,促进发展学力和创造学力。
尊重过程体验,促进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尊重教学艺术,促进心理情趣和审美情趣。
尊重技术资源,促进手段提升和效率提升。
(二)授课要求
1. 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关注可测性和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2. 有效性原则
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一步设计必须是有效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教师要熟知学生,优化教材;整堂课问题的设计要有系统性,讲究整体安排,要难易结合,呈现阶梯状;重视教学密度的合理设置,衡量一堂课教学效果的高低的标准是看单位时间里获得的效率如何;时刻关注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
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必须是有效的。首先要克服智力因素中的三个障碍:要克服学生知识上的障碍;要克服学生方法上的障碍;要克服学生思维上的障碍。再则,要克服非智力因素中的三大障碍:要克服学生学习中动力障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克服学生学习意志上的障碍,培养坚强的学习毅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行为习惯障碍,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教学的实施
(1)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的原则,不仅要重视语言直观,还要运用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大量的现代手段与设备用于教学,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尽可能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电教媒体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表现能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和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引起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和注意,更能突出观察对象的重点和本质特征,使学生能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并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使课堂教学传播知识密度合理增大,教学重、难点容易突破,教学效率提高。合理使用各种媒体,以有效地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应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正确选择和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及其它辅助教具教学,合理达到增容、增情、增效的效果。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是科学利用教学时间、切实提高教学实效的保证。
(2)情感教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而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以其不容否定的事实参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因素,使教学活动呈现出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状态。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动态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唯情感教育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大的驱动力。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是指有活力、能感动人、鼓舞人、调动人的情绪的一种效应。这种效应发挥得好,会形成生动、和谐、协调的教学氛围。
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领悟课本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走入学生心灵,搞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为了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学思想,应注意两条主要原则:满足需要原则、以情施教原则。做到从求知需要的满足和成功需要的满足中求乐;以情育情、以情感人、以情施教;教学语言应具有情感色彩;教学内容要注意对情感的挖掘以情促知。带***入课堂、带微笑入课堂、带趣味入课堂。课堂教学做到“四个一点”, 即“微笑和激励多一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让学生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给学生灵活安排的时间有一点”。
(3)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
教师除了认识到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更要认识到这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应对渗透的新知识和现行教材的关系,进行有益的探索尝试,原则是:教材体系不变,教学要求不降低,微量调整,适当拓宽。
对教材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一是删繁就简,由浅入深
教材上有些材料比较难懂,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问题,需要对教材内容作大胆的删简,并更换易于学生理解的问题来启发学生。
二是重组教材,明确思路
针对知识密度不平衡、问题设置不够系统的教材实际,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教材重组,大胆取舍,使教学思路更加明确。(尤其是小学的科学、品生与品社和中学的理、化、生等学科)
三是改革教材思想,赋予教材新的教育意义
教材的编排,教材所阐发的思想往往打着时代的烙印,在今天的教学中要及时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赋予教材新的教育意义。
(4)教师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在课改的教学中,只有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改核心理念,按照教育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采取低耗时,高效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课改工作走向新天地,也才能使教师自己真正成为当前课改所需的新型教师。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及教学主张
坚持“两个原则、三个注重、四个优化”的教学工作总体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双基”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做到目标明确、知识扎实、能力到位;注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努力做到常规教学“四个优化”的总体要求:优化教育思想、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
倡导“有效教学”的教学主张。包括:教学有效——精心准备,科学组织,学习时间最大化,师生交流的最大化,教学具有灵活性;学习有效——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学习,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第二部分 常规教学
教学工作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关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主线;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落脚点。
一、教学计划要求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文件,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它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研组
教学计划和教师个人教学计划三个层次,只有对这个三个层次教学计划进行落实,才能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教导处、教研组及教师个人在学校工作计划的前提下分别制定组和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要对全校性常规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及达标要求作出计划。学科教研组应根据学校计划,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对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专业理论,学习新课标,开展教材教法研究,组织老师认真备课,检查分析教学情况,组织组内试验课、研究课、听课活动、考试命题、培养青年教师、课外培优补差活动等项工作进行安排。教师个人对本学期各项教学工作,教学进度制订计划,并于第一周开始正式执行。
学校要对教学计划中的各项内容要进行定期检查,每学期要将检查情况向全校公布。校长和教导处每学期要召开教学研究的工作会议,及时了解、检查、研究教学工作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计划完成。
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管理要求
备课是贯彻“四个优化”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学工作科技含量的关键所在。
备课要坚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情、备学法、备教具,并做好书写。
备课要明确“四个目标”,即课程目标、考纲目标、单元或章节目标、学时目标;弄清“四个要点”,即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做到“三个结合”,即个人研究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学情实际与教参资料相结合、各册教材前后联系与当前教学实际相结合。备课要优化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提高教学艺术,追求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备课要精心策划合理安排使用各种教学器材,尤其要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效。
1.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任课教师在备课期间要坚守工作岗位,必须积极参与。
集体备课应做到:搜集素材,共享资源;集思广益,挖掘教材;改善教法,指导学法;及时小结,查缺补漏。并做到:
四定,即定“时间、地点、主题、主讲人”;
四落实,即落实“知识、能力、教法、学法”;
四统一,即统一“进度、重难点、知识点、能力训练”;
四优化,即优化“教育思想、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既备课标教材,又备学生实际;既备智育知识,又备德育渗透;
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课堂练习,又备课后跟进。
2.个人备课应做到:
“四熟”:即“熟悉课程、熟悉教材、熟悉方法、熟悉学生”
“四有”:即 “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
各科教学备课时都要重视落实“双基”,并结合本学科特点,确定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训练措施。
小学科学,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要重视实验的功能,必须完成《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备课时,教师都要认真准备,并通过试做加以改进,以保证课堂上的成功率和可见度。要分析它们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确定技能训练及培养目标,考虑实现该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
语文、外语科要注意确定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具体措施。
在教学实践中重点研究优化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加深理解和贯彻落实新课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追求“有效”教学,积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3.教案撰写与管理:
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和“驻操营学区中心校教案撰写评价要求”提出的要求明确规范文本教案的撰写。文本教案的检查采取总校、教导处、教研组三级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将督促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三、课堂教学要求
(一)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创新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教学主要目标,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创新意识武装头脑,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进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究教学方法艺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讲解艺术,训练艺术,提问艺术,结课艺术,板书设计艺术,布置作业艺术,驾驭课堂艺术及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带着感情进行教学,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启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解提出不同意见,使学生思维得以开发,智慧得以启迪,个性得以张扬。坚持课堂训练和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等落后教学观念、模式和“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把精讲多练落到实处,精选资料,优选习题,切实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树立“八尊重,八促进”的课堂教学观,即:
尊重主体地位,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尊重人格价值,促进教育民主和教学民主。
尊重思维品质,促进积极感悟和理性感悟。
尊重认知规律,促进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尊重求异精神,促进发展学力和创造学力。
尊重过程体验,促进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尊重教学艺术,促进心理情趣和审美情趣。
尊重技术资源,促进手段提升和效率提升。
(二)授课要求
1. 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关注可测性和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2. 有效性原则
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一步设计必须是有效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教师要熟知学生,优化教材;整堂课问题的设计要有系统性,讲究整体安排,要难易结合,呈现阶梯状;重视教学密度的合理设置,衡量一堂课教学效果的高低的标准是看单位时间里获得的效率如何;时刻关注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
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必须是有效的。首先要克服智力因素中的三个障碍:要克服学生知识上的障碍;要克服学生方法上的障碍;要克服学生思维上的障碍。再则,要克服非智力因素中的三大障碍:要克服学生学习中动力障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克服学生学习意志上的障碍,培养坚强的学习毅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行为习惯障碍,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教学的实施
(1)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的原则,不仅要重视语言直观,还要运用实物直观与模象直观。大量的现代手段与设备用于教学,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尽可能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电教媒体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表现能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和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引起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和注意,更能突出观察对象的重点和本质特征,使学生能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并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使课堂教学传播知识密度合理增大,教学重、难点容易突破,教学效率提高。合理使用各种媒体,以有效地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应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正确选择和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及其它辅助教具教学,合理达到增容、增情、增效的效果。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是科学利用教学时间、切实提高教学实效的保证。
(2)情感教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而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以其不容否定的事实参与教学活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因素,使教学活动呈现出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状态。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动态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唯情感教育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大的驱动力。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是指有活力、能感动人、鼓舞人、调动人的情绪的一种效应。这种效应发挥得好,会形成生动、和谐、协调的教学氛围。
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领悟课本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走入学生心灵,搞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为了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学思想,应注意两条主要原则:满足需要原则、以情施教原则。做到从求知需要的满足和成功需要的满足中求乐;以情育情、以情感人、以情施教;教学语言应具有情感色彩;教学内容要注意对情感的挖掘以情促知。带***入课堂、带微笑入课堂、带趣味入课堂。课堂教学做到“四个一点”, 即“微笑和激励多一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让学生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给学生灵活安排的时间有一点”。
(3)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
教师除了认识到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更要认识到这不是唯一的。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应对渗透的新知识和现行教材的关系,进行有益的探索尝试,原则是:教材体系不变,教学要求不降低,微量调整,适当拓宽。
对教材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一是删繁就简,由浅入深
教材上有些材料比较难懂,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问题,需要对教材内容作大胆的删简,并更换易于学生理解的问题来启发学生。
二是重组教材,明确思路
针对知识密度不平衡、问题设置不够系统的教材实际,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教材重组,大胆取舍,使教学思路更加明确。(尤其是小学的科学、品生与品社和中学的理、化、生等学科)
三是改革教材思想,赋予教材新的教育意义
教材的编排,教材所阐发的思想往往打着时代的烙印,在今天的教学中要及时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赋予教材新的教育意义。
(4)教师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在课改的教学中,只有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改核心理念,按照教育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采取低耗时,高效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课改工作走向新天地,也才能使教师自己真正成为当前课改所需的新型教师。
由htyzxm于2010-10-27, 17:22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张晓明- Admin
回复: 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四、教师课堂常规要求
1、教师必须在上课前一分钟到达教室,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2、上课铃响,教师进入课堂走上讲台,示意值日生喊“起立”。教师检查学生起立和行注目礼,然后向学生行鞠躬礼,学生坐下后,教师开始授课。课堂礼仪过程要求简短、庄重、亲切。
3、下课铃响后,教师应结束讲课,示意值日生喊“起立”,待全体学生起立站好后,教师向学生行鞠躬礼。如有听课人员,教师应示意听课人员先行。
4、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提前,不拖堂,中途不得走出教室。未经教导处允许,不得坐着讲课。课中不得吸烟或接听手机。
5、教师因故不能上课,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教师不能私自凋课。确需变动,请示教导处,由教导处进行调课,以示课表的严肃性,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6、用普通话授课,语言流畅、清晰、准确、生动。
7、板书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规范。
8、教师对任教课内的常规纪律负责,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管教管导。对学生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情况突出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9、教师讲课应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教学容量适当,提高教学信息的有效性,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动手实验课或演示实验要课前作好准备工作。
10、教师讲课要做到“四个结合”的原则: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
11、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语言文明,语言规范,不得讥讽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不得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将学生赶出课堂。
12、在实验室和专用教室上课,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做好组织工作。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板书、教具、挂图、标本、幻灯、录音、录相、实验、多媒体、计算机等提高教学效果。凡是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分组实验、板图、挂图、标本等,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取消和删减。各有关教学辅助部门(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要按教学要求准时完成准备工作。
五、作业、能力训练及教学检测及批改要求
课后作业、能力训练及教学检测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克服困难意志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反馈,改进教学,为备课准备素材的重要依据。
那么,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布置得好的作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作业的内容值得做吗?教师对这项作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背景有较充分的了解吗?
2、对学生来说,它值得做吗?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学生了解做这个作业的真正原因和意义吗?
3、作业要求清晰吗?
4、作业任务具体吗?
5、作业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
6、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
7、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吗?课堂交给的方法和材料能被有效利用吗?
8、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
对于上面几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布置的作业就是好作业。
(一)总要求:
1.按照教学常规中各学科设置的作业,要求做到全批全改,不允许以集体评讲代替批改,以张贴答案代替批改,以家长签字、学生互批代替批改。重点作业及练习(如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原则上应精批细改或面批面改。
2.作业批改要及时,一般应在下一节课前将作业本发给学生,未经批改的作业本不能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改或评语,并根据教师批改要求订正或重做。凡错题,均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对订正的作业同样要进行批改。批改作业均用红笔。
3.学生对教师批改有不同意见的,允许学生口头或书面向教师申述,教师要认真对待并及时处理。
4.要做好作业批改记载和讲评,对独创性的见解和代表性的错误应予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作业讲评要鼓励先进,启发和帮助后进,切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5.评分一律用等级,为“优秀”“良好”“及格” “不及格”。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批注,可以用上“优秀☆”等,还可以写上激励性的批语,书写字迹要工整,用楷书书写,评价要恰当。批改作业要多肯定、鼓励、赞扬学生作业的成功、进步,要指出作业中的错误缺陷,并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己改正。不允许以罚做作业的办法惩罚作业质量有问题的学生。
6.批改符号要统一。对的打“√”,错的打“×”,打勾要规范,不能连勾带拖,要打在解答的结尾,笔迹要小,不破坏学生的字迹。“订正”两字应在学生作业结尾的下一行顶格书写。所有的作业还应在批改结尾处写上批改日期。作业中的错处,可适当划出来。圈划要规范,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但杜绝在同一地方反复圈画涂改。一页上的作业逐题批阅,严禁在整面作业上只打一、两个大钩的粗放型批改方式。
7.学生作业本封面应写清姓名、班级,同一学科同时使用多本作业本的,应在本子左上角标上阿拉伯数字,便于区分。教育学生爱护本子,不乱涂乱画,不卷角。
8.要求学生不抄袭作业,按规定时间上交。既要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完成作业,又要激励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作业、自我订正作业的习惯和能力。对不合规范要求的作业,教师要耐心指导,个别帮助,引导学生自觉改正,鼓励学生在下次作业时按规范要求做好,对未按时上交的学生要查明原因,提出要求,督促以后准时上交作业,对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鼓励。
1、教师必须在上课前一分钟到达教室,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2、上课铃响,教师进入课堂走上讲台,示意值日生喊“起立”。教师检查学生起立和行注目礼,然后向学生行鞠躬礼,学生坐下后,教师开始授课。课堂礼仪过程要求简短、庄重、亲切。
3、下课铃响后,教师应结束讲课,示意值日生喊“起立”,待全体学生起立站好后,教师向学生行鞠躬礼。如有听课人员,教师应示意听课人员先行。
4、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提前,不拖堂,中途不得走出教室。未经教导处允许,不得坐着讲课。课中不得吸烟或接听手机。
5、教师因故不能上课,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教师不能私自凋课。确需变动,请示教导处,由教导处进行调课,以示课表的严肃性,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6、用普通话授课,语言流畅、清晰、准确、生动。
7、板书设计合理、字迹清楚、工整、规范。
8、教师对任教课内的常规纪律负责,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管教管导。对学生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情况突出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9、教师讲课应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教学容量适当,提高教学信息的有效性,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动手实验课或演示实验要课前作好准备工作。
10、教师讲课要做到“四个结合”的原则: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
11、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语言文明,语言规范,不得讥讽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不得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将学生赶出课堂。
12、在实验室和专用教室上课,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做好组织工作。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板书、教具、挂图、标本、幻灯、录音、录相、实验、多媒体、计算机等提高教学效果。凡是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分组实验、板图、挂图、标本等,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取消和删减。各有关教学辅助部门(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要按教学要求准时完成准备工作。
五、作业、能力训练及教学检测及批改要求
课后作业、能力训练及教学检测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克服困难意志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反馈,改进教学,为备课准备素材的重要依据。
那么,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布置得好的作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作业的内容值得做吗?教师对这项作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背景有较充分的了解吗?
2、对学生来说,它值得做吗?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学生了解做这个作业的真正原因和意义吗?
3、作业要求清晰吗?
4、作业任务具体吗?
5、作业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
6、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
7、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吗?课堂交给的方法和材料能被有效利用吗?
8、学生有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
对于上面几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布置的作业就是好作业。
(一)总要求:
1.按照教学常规中各学科设置的作业,要求做到全批全改,不允许以集体评讲代替批改,以张贴答案代替批改,以家长签字、学生互批代替批改。重点作业及练习(如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原则上应精批细改或面批面改。
2.作业批改要及时,一般应在下一节课前将作业本发给学生,未经批改的作业本不能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改或评语,并根据教师批改要求订正或重做。凡错题,均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对订正的作业同样要进行批改。批改作业均用红笔。
3.学生对教师批改有不同意见的,允许学生口头或书面向教师申述,教师要认真对待并及时处理。
4.要做好作业批改记载和讲评,对独创性的见解和代表性的错误应予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作业讲评要鼓励先进,启发和帮助后进,切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5.评分一律用等级,为“优秀”“良好”“及格” “不及格”。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批注,可以用上“优秀☆”等,还可以写上激励性的批语,书写字迹要工整,用楷书书写,评价要恰当。批改作业要多肯定、鼓励、赞扬学生作业的成功、进步,要指出作业中的错误缺陷,并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己改正。不允许以罚做作业的办法惩罚作业质量有问题的学生。
6.批改符号要统一。对的打“√”,错的打“×”,打勾要规范,不能连勾带拖,要打在解答的结尾,笔迹要小,不破坏学生的字迹。“订正”两字应在学生作业结尾的下一行顶格书写。所有的作业还应在批改结尾处写上批改日期。作业中的错处,可适当划出来。圈划要规范,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但杜绝在同一地方反复圈画涂改。一页上的作业逐题批阅,严禁在整面作业上只打一、两个大钩的粗放型批改方式。
7.学生作业本封面应写清姓名、班级,同一学科同时使用多本作业本的,应在本子左上角标上阿拉伯数字,便于区分。教育学生爱护本子,不乱涂乱画,不卷角。
8.要求学生不抄袭作业,按规定时间上交。既要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完成作业,又要激励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作业、自我订正作业的习惯和能力。对不合规范要求的作业,教师要耐心指导,个别帮助,引导学生自觉改正,鼓励学生在下次作业时按规范要求做好,对未按时上交的学生要查明原因,提出要求,督促以后准时上交作业,对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鼓励。
张晓明- Admin
回复: 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分学科作业书写要求和作业批改规范
语文学科作业作文书写及批改规范
1、语文常规作业
(1)、布置作业要求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各年级每日的家庭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
(2)、学生作业书写
a作业用笔:一、二年级使用铅笔;三年级以上一律用钢笔,不用圆珠笔、中性笔。
b作业本:一、二年级抄写拼音用四线格本,抄写生字用田字格本。老师要认真指导书写,做到笔划规范,比例适当。三年级以上语文作业用横格语文本或练习本。
c作业格式要求:
①在双线格本上或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练习时,要求每次作业都要在第一行中间写明课文题目,最后结束写上“ 月 日 整洁 等级 ”。要求格式正确(以备教师批阅时填写)。
②语文作业本每页对折,分成四份,抄词、组词等作业每行写四个。
③学生做填空时,要求填写部分下面用尺划横线,也可用括号表示。
④造句时词语顶格写,词后带上破折号,(破折号占两格)然后造句。关联词语应标上省略号(省略号占两格),然后造句。所造的句子一行写不下,需另起一行时,要对齐句子的第一个字。
⑤回答问题要先抄题目,在抄写题目后面这一行里不能接着答题。另起一行写好“答”字,加上冒号。
⑥正确书写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等占一格,前引号、后引号各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不要在每行的第一格写标点。
⑦每次作业不得覆盖前次老师批改的等级、日期、批语等。前后次作业应有一定的间隔,双线格语文本空三行,单线格练习本空五行。
(3)、教师批改
a批改符号: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做错的要求在下次作业前予以订正。要让学生在指定位置订正。订正后教师要及时批改。
b等级与日期记在篇末,占两行,日期用阿拉伯数字。《随堂检测》每课批改一次,记一个等级和日期。
2、作文常规
(1)、学生习作
a誊写用笔:同语文作业一样使用钢笔或黑色碳素笔。
b作文本封面里第一页应空出来作目录用,每次作文的题目应写在“目录”页上,第一行中央应标“目录”两字,两字相隔两格。第二页起进行誊写。教师评语下面学生不再誊写。凡作文都另起新页。
c文题写在第一行居中位置,正文每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破折号、省略号占两格,每行的第一格不写标点符号。
d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形见方,高度占格子的2/3,写在格子中间。不写繁体字。
e誊写前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保证作文质量,并按时完成。誊写后要认真检查。
f要认真通读老师批阅后的习作,仔细琢磨批语。
(2)、教师批改
a批改符号: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修改符号应与指导学生修改病句的符号一致。
× 错字号。在错字的右上方打“×”,并要求订正。
〇 别字号。在别字上画圈,并要求在右边比较组词。
订正号。划在右边空白处,学生订正后教师再封口。
删减号。划在删掉的句子或段上。
增添号。增加的字句记在上方。
…… 赞美号。记在优美词句下方。
调换号。划在调换的地方。
△△△ 保留号。划掉的字、句、段还有保留的必要,将此号打在下面。
□□ 另起行号。划在需另起行或另行分段的地方。
b教师批改作文时,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大删大改,多批少改。作文批改采用眉批和总批相结合的方法。
c批改的内容主要从文章的内容、语言、结构、卷面四个方面进行。淡化文体,主要看内容是否充实,情感是否真实,语言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明晰,书写是否规范等。
d批语要富有鼓励性、艺术性、启发性和差异性,批语文字要简明、扼要,有文采,书写要工整。特别对随笔、日记等更要减低要求,倡导自由表达,多鼓励表扬,激发兴趣。
e等级写在右上角,日期写在篇末批语右下角。
3、写字常规作业
(1)、学生作业
a认真临帖,细致模仿,摆好间架结构。
b执笔姿势、坐姿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 教师批改
错字在字的右上方打“×”,别字在字上画“○”,并写好范字,在写得好的字上画“ ”。提倡写批语。等级一律记在右上角,批改日期:毛笔字用中文字码写在右下角,钢笔字用阿拉伯数字写在等级下方。
数学作业书写及批改规范
1、布置作业要求
各年级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典型性。课堂作业要力求课内完成,家庭作业要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各年级每日的家庭作业量为不超过30分钟。
2、学生作业书写要求
(1).每次作业如果是书上题目的,需在横线中间写上“练习×”并在左边竖线格内写清页数和题号(2/24表示第24页第2题)。
(2).每大题里有若干小题时,请在竖线格里写好序号,如1 2 3。订正题也要写好该题的序号。
(3).解答应用题时,有单位名称的在横式得数后写上单位名称,并在单位名称外画上( ),写答句时,“答”字写在竖线格右,“答”字后面写上“:”,答句要写完整,句子写完后点上标点符号。
(4).每道题之间空一行,每两次作业之间空三行。
(5).作业本的最上线的上面和最下线的下面不写字。
(6).凡需要画线处要用尺画,如画图形、线段图、表格、统计图、竖式中的等号、记分格等。
(7).每次作业结束,写上“ 月 日 整洁 等级 ” (以备教师批阅时填写)。
(.要经常鼓励学生作业的进步,并写上表扬或鼓励的话,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但书写要工整,学生能读懂。
3、教师批改
(1)、批改符号: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错误的地方要标注并在下次作业前订正,订正后要进行二次批改。
(2)、“√”号,根据答题分量,大小要适中,一般占两格左右,“×”号占一格。
英语作业书写及批改规范
1、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的布置应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基本做到每天有10分钟听音与朗读作业。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作业布置的习题,要面向广大学生,不出偏题和怪题。
(3)、作业布置要体现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具有针对性。
(4)、作业内容设计要有质量,体现层次性。既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性。
2、学生课堂作业书写要求
(1)、英语作业用笔:铅笔;英语各项作业需做到细致认真,字迹工整,书写美观整齐。
(2)、课堂作业本的第一行必须要求学生先在正中间写上课题,如Unit1 Who is younger? 每项作业的第一行要写明要求。如:抄写课文、翻译词组等。
(3)、每次作业与前次作业的间隔为:两个“四线三格”。
3、教师批改要求
(1)、教师批改作业时一律使用红水钢笔,批改符号、等级书写、批改日期必须做到规范整齐,字迹工整。
(2)、批改时打“√”不得超过三格。有错的在其下划波浪线提示学生,多余的用删除号表示,缺的用“∧”表示,模糊不清或不解其意的用“?”表示。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在作业后写上“correct/cor”。 (抄写作业中的错误要求学生订正3英1中) 要求学生及时在教师写的“correct”下一个四线三格内订正,正确后教师打“√”。
(3)、教师批改等级分A、B、C三个等级,根据学生作业的整洁程度和书写规范可适当进行表扬和鼓励,如在等级的右上角写
上“+”或“-”,或写上“Good!”、“Very Good”、“Better!” 、“Best!”等进行鼓励。等级后还要写上日期,如:九月简写成Sep等。
张晓明- Admin
回复: 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美术学科作业书写及批改规范
1、布置方式: 应注意安排在课内为合适,约20分钟左右。
2、作业形式: 图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各样的作业。每次的作业都要写题目、类型、日期、作者等相关信息。
3、作业次数:除欣赏课以外,其它课型均需要有相关作业。
4、批阅办法:不管是在书本上进行的作业,或者是作业纸上的作业,尽量实行面批,客观掌握标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并写上批改日期;如果学生在课内未能按时完成的作业,收交后教师也要及时批阅。在做好常规要求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创新出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各项批阅机制。
5、注意事项:图画类作业的作业纸请任课教师帮助学生保存,待学期结束以后统一下发。
科学学科作业书写及批改规范
1、布置方式: 书本规定的相关实验记录要求,以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添加相关实验记录。书本规定的相关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的作业以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添加相关信息的搜集作业。
2、批阅办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并写上批改日期,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在做好常规要求的基础上,同样鼓励教师创新出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各项批阅机制。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作业书写及批改规范
1、布置方式:书面作业尽量安排在课内完成,没有练习册的年级,教师对书本上的练习有选择地组织学生完成;有练习册的年级,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鼓励布置联系并指导生活的实践作业,可操作性作业。
2、批阅办法: 不管是在书本上进行的作业,或者是练习册上的作业,尽量实行面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并写上批改日期;如果学生在课内未能按时完成的作业,收交后教师也要及时批阅;学生作业有错误的要及时订正,教师及时批阅; 在做好常规要求的基础上, 同样鼓励教师创新出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各项批阅机制。
八、九年级物理作业常规及批改要求
1、作业布置及相关要求
(1).作业内容要精选
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
(2).作业量要适当
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难易要适度,作业的难度以中等学生水平为准,设计要有梯度,有明确的目的。提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是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的题目,备课组应统一要求;选做题、提高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鼓励他们冒尖。
课内作业量及要求:作业,每两周三次,每学期不少于30次,每次作业量以一课时为宜(书写量不多于16k纸一页)。
(3).作业要求要明确
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不到课外去做,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对较难的题目应向学生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但不能越俎代庖。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严格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每日课外作业总量控制,初中应在1小时以内完成。
2、批改作业要求
(1)、 作业的批改要讲科学重实效。 原则上要求全收全改。教师要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做到一般作业当天批改,作文一周内批改, 以便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禁让学生代批作业。对少数特殊学生(包括尖子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专门布置的作业,尽可能面批。
(2)、作业的批改要采用评语式、 遵循启发、鼓励原则,促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3)、批改作业时,以鼓励为主, 对作业中有创意的学生要进行表扬,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要有记录,作为课堂讲评或改进教学的依据。
(4)、教师对学生改正的错误要及时给予复批, 批改符号要规范。每次作业批改后,教师要给予评分,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认真讲评,对错误集中的作业要集中订正。
(5)、物理作业教师要全批全改。 采取精批、 略批、面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的方式。每次精批四分之一,确保每学期每人都有1-2次被精批和面批。对学生自改、互改的内容,老师必须认真指导,明确求解方式和解答技巧,审阅后签署日期。
(6)、批改作业一律用红色圆珠笔或红色墨水钢笔。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无漏批、错批现象。作业批改后,要签署时间,必要时可加批语。
(7)、错题集,任课教师每周批阅一次, 应有评语或等次,并注明批阅时间。
化学学科作业常规及批改要求
1、基本作业: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和随堂作业。
2、批改要求:全批全改,注明批改日期。及时订正、讲评。
地理学科作业常规及批改要求
1、基本作业: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随堂作业。
2、批改要求:注明批改日期,并给出等第。及时订正、讲评。
生物学科作业常规及批改要求
1、基本作业: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和随堂作业。
1、批改要求:注明批改日期,并给出等第。及时订正、讲评。
张晓明- Admin
回复: 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六、试题检测要求
强调训练的有效性,倡导自编、精编训练与检测题,追求原创。
试题要注意准确反映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要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要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体现学科的特点。要科学,不出偏题、怪题和计算、证明繁琐或人为编造的似是而非的试题。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规范命题,组织好的试卷,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命题应符课标要求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难易合理搭配。内容覆盖到章,重点覆盖到节,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考试既要注重基本技能,又要反映综合技能,充分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1)紧扣新课标,不超纲。每一份试题都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设计,不能超出新课标规定的内容。这是命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每一份试题都必须覆盖新课标的全部内容;同时针对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学规律,突出重点,即坚持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3)试题规范、题型丰富。为了多方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程度,应选择丰富多样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等。
(4)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量、题数适当。每一份题的难易程度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至少不能有较大出入。题量、题数适中,不宜过大,也不能过少。
(5)试题必须保证科学性 (不得有错题、错误答案、漏题、漏句试题相互提示等) ,题目应通俗易懂,命题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对试卷的内容、题型、题量、能力层次、难易程度等进行设计;命题质量好坏关系到能否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
七、课后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又一重要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课后辅导要求:教师必须按年级具体要求进行辅导,不迟到,不早退,注重辅导的实效性;辅导要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照顾差异,使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课后辅导还要作到“三多”“两不”“一交流”,即:多进教室,多了解学情,多接触中等生与后进生;不抢时间占自习挤学生,不摆老师架子;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带着感情辅导学生。
八、听课
听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 所以我们要用一种谦虚的心态听课,用一种欣赏而不是挑剔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教学。这样不仅能给授课者以客观的评价,也会使听课者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易于吸纳他人的教学优点,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每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其个性化教学中总有一些能够展示教学魅力的优点。有上进心的听课者,一定会留意那些自己所喜欢、所缺乏、所崇尚的教学优点:如授课教师平和可亲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敏锐的视觉、灵活的应变能力、漂亮的粉笔字……这些虽然难以直接提高听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却有助于把授课者的教学优点变为自身成长的驱动力,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增强自身的素质魅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听评课时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观摩的目光更多的投向学生,不仅要看教者怎么教,更重要的要看学生怎么学。应抓住两个看点:
(一)、看教师的教学情况:(教的五个维度,即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智、练习设计、教学境界)
1、组织能力。
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还要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情况。
(1)、教学内容的组织,重在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目标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教师能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或为活动而活动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重在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爱学、会学、善学。教学组织策略很多,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听课者在听评课时需要重点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否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自主性教学策略。 关注教师的自主性教学策略主要看: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是否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是否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课堂上教师能否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探究性策略。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
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激励性教学策略。关注激励性教学策略主要看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2、调控能力。
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调控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机智。
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灵活利用课堂生成出来的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从而激活课堂教学。
4、练习设计。
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促进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5、教学境界。
一看教师是否依据教材内容做到用教材教。二看教师能否做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看课堂上教师提供学生活动机会与时间有多少。四是看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教师也常把“教教材”做为教学的重点,认为只要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讲细就行。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教师是否善于用教材去教,能否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去仅凭一本教科书、两支粉笔就可以走上讲台的做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当然,任何事情单方面走过了头都是可怕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一节语文课可能会被上成艺术课、生物课等等。显然,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
(二)、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也被称为学生学的五个维度)
“以学论教”是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听评课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几种状态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坚持一个准则: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不是好课。
听评课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种状态:
1、参与状态。
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二是看有的学生是否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的。
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把学生看作容器,而是看作期待点燃的火把。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上不能再一味地包办代替,不能再唱独角戏了,要想法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时间和空间。
2、交往状态。
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三看课堂上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否具体团结互助,合作学习。四看交往过程是否具有良好合作技能。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课堂交往除了学生内部的交往外,还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3、思维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二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有几个。探究解决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但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教学活动设计有温度、无深度,学生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生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质疑与提问。
4、情绪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而又嘎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不能教师自己讲得***洋溢、如痴如醉,而讲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
5、生成状态。
一看课堂是否生成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二看学生对学习是否充满信心,体验成功。三看学生是否得到道德教育,学会做人。
(三)听课数量要求
高级教师一般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5节,中级教师不得少于20节,初级教师不得少于25节。教研组长经常要听本组内每位教师的课,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要听组内每位教师的2节课。主管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60节,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50节。听课情况每学期向全体教师统计公布一次。
强调训练的有效性,倡导自编、精编训练与检测题,追求原创。
试题要注意准确反映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要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要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体现学科的特点。要科学,不出偏题、怪题和计算、证明繁琐或人为编造的似是而非的试题。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规范命题,组织好的试卷,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命题应符课标要求紧扣教材;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难易合理搭配。内容覆盖到章,重点覆盖到节,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考试既要注重基本技能,又要反映综合技能,充分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1)紧扣新课标,不超纲。每一份试题都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设计,不能超出新课标规定的内容。这是命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每一份试题都必须覆盖新课标的全部内容;同时针对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学规律,突出重点,即坚持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3)试题规范、题型丰富。为了多方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程度,应选择丰富多样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等。
(4)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量、题数适当。每一份题的难易程度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至少不能有较大出入。题量、题数适中,不宜过大,也不能过少。
(5)试题必须保证科学性 (不得有错题、错误答案、漏题、漏句试题相互提示等) ,题目应通俗易懂,命题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对试卷的内容、题型、题量、能力层次、难易程度等进行设计;命题质量好坏关系到能否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
七、课后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又一重要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课后辅导要求:教师必须按年级具体要求进行辅导,不迟到,不早退,注重辅导的实效性;辅导要因材施教,分层推进,照顾差异,使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课后辅导还要作到“三多”“两不”“一交流”,即:多进教室,多了解学情,多接触中等生与后进生;不抢时间占自习挤学生,不摆老师架子;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带着感情辅导学生。
八、听课
听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 所以我们要用一种谦虚的心态听课,用一种欣赏而不是挑剔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教学。这样不仅能给授课者以客观的评价,也会使听课者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易于吸纳他人的教学优点,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每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其个性化教学中总有一些能够展示教学魅力的优点。有上进心的听课者,一定会留意那些自己所喜欢、所缺乏、所崇尚的教学优点:如授课教师平和可亲的教态、幽默风趣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敏锐的视觉、灵活的应变能力、漂亮的粉笔字……这些虽然难以直接提高听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却有助于把授课者的教学优点变为自身成长的驱动力,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以及增强自身的素质魅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听评课时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观摩的目光更多的投向学生,不仅要看教者怎么教,更重要的要看学生怎么学。应抓住两个看点:
(一)、看教师的教学情况:(教的五个维度,即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智、练习设计、教学境界)
1、组织能力。
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能力,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还要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情况。
(1)、教学内容的组织,重在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目标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教师能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或为活动而活动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重在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爱学、会学、善学。教学组织策略很多,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听课者在听评课时需要重点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否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自主性教学策略。 关注教师的自主性教学策略主要看: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是否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是否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课堂上教师能否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探究性策略。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
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激励性教学策略。关注激励性教学策略主要看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2、调控能力。
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调控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机智。
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灵活利用课堂生成出来的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从而激活课堂教学。
4、练习设计。
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促进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5、教学境界。
一看教师是否依据教材内容做到用教材教。二看教师能否做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看课堂上教师提供学生活动机会与时间有多少。四是看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教师也常把“教教材”做为教学的重点,认为只要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讲细就行。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教师是否善于用教材去教,能否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去仅凭一本教科书、两支粉笔就可以走上讲台的做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当然,任何事情单方面走过了头都是可怕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一节语文课可能会被上成艺术课、生物课等等。显然,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
(二)、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也被称为学生学的五个维度)
“以学论教”是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听评课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几种状态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坚持一个准则: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课,不是好课。
听评课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种状态:
1、参与状态。
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二是看有的学生是否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的。
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把学生看作容器,而是看作期待点燃的火把。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上不能再一味地包办代替,不能再唱独角戏了,要想法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时间和空间。
2、交往状态。
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三看课堂上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否具体团结互助,合作学习。四看交往过程是否具有良好合作技能。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课堂交往除了学生内部的交往外,还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3、思维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二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有几个。探究解决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但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教学活动设计有温度、无深度,学生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多数学生人云亦云,缺少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生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质疑与提问。
4、情绪状态。
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而又嘎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不能教师自己讲得***洋溢、如痴如醉,而讲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
5、生成状态。
一看课堂是否生成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二看学生对学习是否充满信心,体验成功。三看学生是否得到道德教育,学会做人。
(三)听课数量要求
高级教师一般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5节,中级教师不得少于20节,初级教师不得少于25节。教研组长经常要听本组内每位教师的课,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要听组内每位教师的2节课。主管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60节,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50节。听课情况每学期向全体教师统计公布一次。
张晓明- Admin
回复: 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九、评课
要大力提倡评课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凡教研组、学校组织的公开课,都要认真组织测试与评课。听课教师必须积极参加评课活动。教导处对测试和评课情况负责统计、分析与存档。对于校级公开课要组织评选委员会,进行评奖,奖励。
(一)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确定:全面、具体、适宜制订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导向性。
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
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
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评教材处理
知识教授得准确、科学,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精心组织、处理教材: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三)评教学程序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2、看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恰当。
(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5)、计算非教学时间,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四)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六)评学法指导
1、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七)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可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
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平时,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八)评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评教学效果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要大力提倡评课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凡教研组、学校组织的公开课,都要认真组织测试与评课。听课教师必须积极参加评课活动。教导处对测试和评课情况负责统计、分析与存档。对于校级公开课要组织评选委员会,进行评奖,奖励。
(一)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确定:全面、具体、适宜制订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导向性。
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
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
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评教材处理
知识教授得准确、科学,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精心组织、处理教材: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三)评教学程序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2、看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恰当。
(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5)、计算非教学时间,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四)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六)评学法指导
1、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实施
(七)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可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
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平时,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八)评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评教学效果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张晓明- Admin
回复: 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十、说课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说对教学课题从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作为说课活动的主体,必须努力使说课的每个环节到位,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把握好说课艺术。说课是行业间业务交流的一种活动,它不同于教案和教学活动。说课要说清楚说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怎么学,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等。
(一)、说课的内容:
1、说课程标准
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
2、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
(2)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说教材的要求有:
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3、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4、说教法
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5、说教程
教程即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教程要求做到:
①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安排。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②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
③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是怎样协调统一的。
④要对教学过程做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二)、《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基本要求
新标准教材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要求,教师说课时就应该作到一下几点: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的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很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关键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领会每一课时的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这些知识的关键点,进而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确保教育质量。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
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契领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把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3、说清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准确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有对知识的理解、识记、掌握、运用,还包括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德育教育、情感教育、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等等)方法(分析与组合、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等等)的渗透。以上这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要认真考虑。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
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划界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教无定法,教要得法,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所教内容,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方法,即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试验操作,归纳概括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过程。
5、教学过程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说课内容的主要部分,是说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学过程要说精。一是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一般包括复习、引课、新课讲解、知识应用、反馈联系。二是说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如何合理的处理教材,采取哪些教学手段,如何安排师生互动过程,以及这样安排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都要一一说清。三是说出对每一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以及这样设想和安排的依据和预期效果。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储备能力,思维方式上强调独立、探索、钻研,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考虑这些。其中“问题解决”教学程序、“试验—观察—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教学都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四是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的理由和方法。五是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设计的意图、目的和理论依据。课堂联系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设计一定要准,既要体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作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板书要醒目有序,说课时要说出板书的合理性。
6、教学效果的评估。
说课不象上公开课,在实际教学效果不能体现的情况下,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计评估并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计中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代表性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等。
(三)、说课稿的撰写
写一篇说课稿,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简析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
②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
③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
④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⑤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
2、阐述教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
①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
②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
③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教学效果。
3、指导学法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
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
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
③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概说教学程序
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
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
②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
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
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
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
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
5、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说说对教学课题从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作为说课活动的主体,必须努力使说课的每个环节到位,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把握好说课艺术。说课是行业间业务交流的一种活动,它不同于教案和教学活动。说课要说清楚说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学生怎么学,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等。
(一)、说课的内容:
1、说课程标准
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到用力的依据。说课标,可以结合到说教材中去进行。
2、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也是说课的首要环节。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
(2)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说教材的要求有:
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3、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说课者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
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倒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4、说教法
说教法,应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
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的。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提倡教学方法的百花齐放。
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④要重点说说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5、说教程
教程即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教程要求做到:
①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安排。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②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
③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是怎样协调统一的。
④要对教学过程做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二)、《新课程标准》对说课的基本要求
新标准教材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学生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要求,教师说课时就应该作到一下几点: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的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很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关键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领会每一课时的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这些知识的关键点,进而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确保教育质量。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求。
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契领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把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3、说清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准确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有对知识的理解、识记、掌握、运用,还包括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德育教育、情感教育、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等等)方法(分析与组合、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等等)的渗透。以上这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都要认真考虑。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
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划界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教无定法,教要得法,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所教内容,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方法,即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试验操作,归纳概括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过程。
5、教学过程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说课内容的主要部分,是说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学过程要说精。一是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一般包括复习、引课、新课讲解、知识应用、反馈联系。二是说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如何合理的处理教材,采取哪些教学手段,如何安排师生互动过程,以及这样安排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都要一一说清。三是说出对每一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以及这样设想和安排的依据和预期效果。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储备能力,思维方式上强调独立、探索、钻研,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考虑这些。其中“问题解决”教学程序、“试验—观察—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教学都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四是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的理由和方法。五是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设计的意图、目的和理论依据。课堂联系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设计一定要准,既要体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作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板书要醒目有序,说课时要说出板书的合理性。
6、教学效果的评估。
说课不象上公开课,在实际教学效果不能体现的情况下,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计评估并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计中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代表性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等。
(三)、说课稿的撰写
写一篇说课稿,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简析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
②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
③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
④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⑤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
2、阐述教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
①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
②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
③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教学效果。
3、指导学法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
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
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
③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概说教学程序
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
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
②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
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
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
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
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
5、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张晓明- Admin
回复: 驻操营学区中心校关于常规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十一、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和汇报内容包括:
1、教师教学总结及教学工作自评。
内容:(1)教学进度及计划完成情况;(2)备课及课堂教学情况;(3)作业与辅导情况;(4)开展课外活动情况。
2、教研组工作总结。
内容:(1)教研组活动情况;(2)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检查情况;(3)教研组计划落实情况;(4)教研组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成绩及存在问题;(5)教师教学工作的组评;(6)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
3、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内容:(1)本学期教学活动开展情况;(2)学校常规检查情况;(3)、教学计划中活动落实情况;(4)本学期取得的成绩;(5)教学中存在的问题;(6)今后工作设想。
十二、期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要求及结果的运用
检查考核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和检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后质量分析是反思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行为的重要措施。要重视考后质量分析,每道试题,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的情况,要根据卷面分析,掌握一定的数据,明确学生在哪些方面学习基础好,哪些方面有缺陷。每次考试后,班级、教师本人都要进行质量分析,要充分利用各种数据横评竖比,找出教学的优劣所在,从中发现倾向性的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进一步修正完善教学行为,并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结合其他各种调查方式,明确当前的教学基本状况及改进的意见。
发挥考试和质量分析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正确并适当地运用考试和质量分析,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考试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及其成绩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检验。学生通过考试和质量分析还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经常运用考试和质量分析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找出原因,纠正错误,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这本身也是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能力的增长。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教师要在对本学科的试卷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全体同学中,抓住若干典型问题,做深入的剖析,同时引导同学共同分析试卷,总结学习经验。特别是要把学生的试卷发给学生本人,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己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考试和质量分析对教师改进教学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考试成绩的评定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对考试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考试和质量分析帮助学校做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考试和质量分析对教学管理来说,可以通过它所获得的反馈信息,了解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推广教学经验所取得的成绩。有计划地通过考试和质量分析对一些管理措施进行检查和研究,是学校改善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具体帮助指导的重要依据之一。
十三、校本教研活动
要求每一位教师积极参加“教育行动研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了解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研究课程实施建议。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与所教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结合起来,把教学建议与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机结合起来,把评价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各类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大奖赛、教研组等活动中要求主题鲜明,避免和克服课题的“边缘化”、打“擦边球”和与教材严重脱节现象,提倡课题切近课程或教材当前内容的重、难点课节,通过教学及研讨达到示范、探讨、指导和榜样的作用。做到“老年教师模范,中年教师示范,青年教师规范”。尤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在教研组活动中,要确定课堂教学所需解决现实问题或探讨某类课型的最佳教学模式,努力使青年教师“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所长”。实行教研组专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做好资料积累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力求形成特色。
具体要求:
1、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主持。教研组活动隔周一次,每学期至少八次。各教研组活动要有参加人数、活动内容的详细记录。
2、教研活动内容主要是:
①理论学习(每月1次)。包括新课标、有关文件、教学理论等。
②对教研组进行的教研项目、公开课进行讨论或评议。
③组织组内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
④组织专题讲座。学校教导处每学年要提出一批校本小课题供教研组及教师自选,教研组和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拟定教改课题。无论是自选的还是自拟的教研课题,都必须有课题实施方案,学校按方案计划定期组织研讨和验收。
3、每学期由教导处组织校级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每学科教研组一节,由学科教研组内老师轮流承担,每个学科教研组还要组织一节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的资料应存入教学档案。
4、要注意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老师小组的作用,班主任每年要召开至少3次由科任教师参加、邀请有关人员出席的班级教育教学会议,对学生教育、教学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与交流,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并检查落实。
5、要注意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除研究教材教法外,要经常开会研究本学科各班的教学情况,找出教学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6、有教研能力的教师(特别是中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应主动地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做好教研工作。教师每学期要向教导处上交一篇教研论文、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课例、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1、教师教学总结及教学工作自评。
内容:(1)教学进度及计划完成情况;(2)备课及课堂教学情况;(3)作业与辅导情况;(4)开展课外活动情况。
2、教研组工作总结。
内容:(1)教研组活动情况;(2)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检查情况;(3)教研组计划落实情况;(4)教研组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成绩及存在问题;(5)教师教学工作的组评;(6)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
3、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内容:(1)本学期教学活动开展情况;(2)学校常规检查情况;(3)、教学计划中活动落实情况;(4)本学期取得的成绩;(5)教学中存在的问题;(6)今后工作设想。
十二、期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要求及结果的运用
检查考核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和检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后质量分析是反思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行为的重要措施。要重视考后质量分析,每道试题,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的情况,要根据卷面分析,掌握一定的数据,明确学生在哪些方面学习基础好,哪些方面有缺陷。每次考试后,班级、教师本人都要进行质量分析,要充分利用各种数据横评竖比,找出教学的优劣所在,从中发现倾向性的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进一步修正完善教学行为,并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结合其他各种调查方式,明确当前的教学基本状况及改进的意见。
发挥考试和质量分析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正确并适当地运用考试和质量分析,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考试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情况及其成绩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检验。学生通过考试和质量分析还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经常运用考试和质量分析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找出原因,纠正错误,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这本身也是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能力的增长。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教师要在对本学科的试卷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全体同学中,抓住若干典型问题,做深入的剖析,同时引导同学共同分析试卷,总结学习经验。特别是要把学生的试卷发给学生本人,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己明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考试和质量分析对教师改进教学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考试成绩的评定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对考试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考试和质量分析帮助学校做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考试和质量分析对教学管理来说,可以通过它所获得的反馈信息,了解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推广教学经验所取得的成绩。有计划地通过考试和质量分析对一些管理措施进行检查和研究,是学校改善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具体帮助指导的重要依据之一。
十三、校本教研活动
要求每一位教师积极参加“教育行动研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了解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研究课程实施建议。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与所教授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结合起来,把教学建议与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机结合起来,把评价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各类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大奖赛、教研组等活动中要求主题鲜明,避免和克服课题的“边缘化”、打“擦边球”和与教材严重脱节现象,提倡课题切近课程或教材当前内容的重、难点课节,通过教学及研讨达到示范、探讨、指导和榜样的作用。做到“老年教师模范,中年教师示范,青年教师规范”。尤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在教研组活动中,要确定课堂教学所需解决现实问题或探讨某类课型的最佳教学模式,努力使青年教师“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所长”。实行教研组专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做好资料积累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力求形成特色。
具体要求:
1、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主持。教研组活动隔周一次,每学期至少八次。各教研组活动要有参加人数、活动内容的详细记录。
2、教研活动内容主要是:
①理论学习(每月1次)。包括新课标、有关文件、教学理论等。
②对教研组进行的教研项目、公开课进行讨论或评议。
③组织组内教师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
④组织专题讲座。学校教导处每学年要提出一批校本小课题供教研组及教师自选,教研组和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拟定教改课题。无论是自选的还是自拟的教研课题,都必须有课题实施方案,学校按方案计划定期组织研讨和验收。
3、每学期由教导处组织校级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每学科教研组一节,由学科教研组内老师轮流承担,每个学科教研组还要组织一节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的资料应存入教学档案。
4、要注意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老师小组的作用,班主任每年要召开至少3次由科任教师参加、邀请有关人员出席的班级教育教学会议,对学生教育、教学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与交流,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并检查落实。
5、要注意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除研究教材教法外,要经常开会研究本学科各班的教学情况,找出教学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6、有教研能力的教师(特别是中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应主动地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做好教研工作。教师每学期要向教导处上交一篇教研论文、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课例、两篇优秀教学设计。
张晓明- Admin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2015-06-02, 16:13 由 游客
» 驻操营小学科学教研组:如何培养学生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2015-05-06, 16:23 由 祖亚静
» 关于高年级长篇课文的阅读问题
2015-04-30, 15:54 由 Admin
» 如何实现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2015-04-30, 15:45 由 Admin
» 【推荐给新教师的文字】怎样备好一节课
2015-04-30, 15:34 由 Admin
» 如何实现英语在生活中的运用?
2015-04-30, 15:22 由 Admin
» 驻操营小学语文教研组教研主题一: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注意倾听能力的培养)
2015-04-22, 13:26 由 yxchangyumei
» 对于英语学科,都可以安排什么家庭作业?
2015-04-18, 16:36 由 闫东玲
» 在六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如何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015-04-18, 16:25 由 闫东玲
» 驻操营小学综实教研组: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实践的习惯?
2015-04-16, 13:43 由 姜琨6
» 驻操营小学校本教研组:如何培养学生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2015-04-16, 13:17 由 姜琨6
» 如何培养孩子认真读题、审题、检查的好习惯
2015-04-15, 16:51 由 水小杨军
» 高年级的口算,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练习
2015-04-15, 14:30 由 李玉新
» 如何具体实施相关措施,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2015-04-14, 20:57 由 曹宏侠
» 体验式学习的基本内涵
2015-04-14, 20:14 由 曹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