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互动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1、12、13课教学设计

2 posters

向下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1、12、13课教学设计 Empty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1、12、13课教学设计

帖子 由 黄小惠伟 2011-03-09, 12:24

11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
2. 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重点体会、品味语言几个步骤进行文本学习。
3.能借助课文前面的导语明白学习课文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 提升学生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重难点分析:
1体会作者所说的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真正含义。
2理解母爱的无私,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3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老舍先生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体会老舍先生对母亲的赞颂、感激、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
阅读关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搜集有关老舍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走近老舍。
(一)说说你了解的老舍先生。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
(二)教师介绍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杰出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体味母爱,走进文本。
(一)学生背诵有关母爱的诗句,吟唱有关母爱的歌曲。
(二)教师小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古今中外有无数赞美母亲的作品。老舍先生在母亲去世快一年后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我的母亲》,以此作为回忆。让我们走进老舍和他的《我的母亲》,去感受这位语言大师如何赞美母亲。
三、初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同桌说说老舍是:如何赞美母亲的。
四、品读课文,围绕话题体会母亲形象。
(一)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勾画出相关的语句。温情提示:可以从文中提取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二)交流自读课文情况。
预设: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概括。
1.勤俭诚实,做事认真。通过语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终年没有休息……残破的铜活发着光。来感受。
2.母亲乐于助人,不怕吃亏。通过给亲友邻居帮忙……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来感受。
3.母亲的坚强。通过语句北平有多少变乱哪!……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来感受。
4.母亲对子女的爱。通过语句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我由师范毕业……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来感受。在这部分,还有许多细微的词句,要引导学生从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字中细细品味。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体味母亲情怀。
(一)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一句格言式的话写下感受。
(二)学生读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完将自己格言式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二、默读课文,理解生命的教育的丰富内涵。
(一)学生默读课文,看从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反馈交流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表现母亲给我影响的语段和语句。结合课文前面的导语,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理解。
1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留着。
2.引导关注第六自然段,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3.重点通过最后一自然段感受。
(二)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并总结:母亲的勤劳诚实,做事认真,爱清洁,守秩序,待人真诚等良好品质及做人的宗旨,都是通过身教给予深刻久远的影响,因此是生命的教育
三、抓住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特色。
(一)出示两句话,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的。
1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二)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其他类似的语句,品味作者平实而又千变万化、意蕴丰厚、充满韵味的语言。





四、书写生字。
本文要求会写的生字很多,但学生有困难的不多。重点指导衍、倡、籍的写法。重在引导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五、小练笔。
读着《我的母亲》,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或其他亲人。写一个片段,告诉大家你们之间的亲情故事。课件出示话题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将丰富的情感蕴含于平实的语言之中。

学习作家单元,在单元学习前1-2周让学生走近作家及作品,在学习第一篇作品之前,进行必要的交流,教师再进行简单介绍,利于学生对本单元的整体把握。






母爱这一话题引入,将学生情感调动起来,满含温情地走进文本,并对这样一位作家的作品产生阅读期待。






在整体感知文本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脉。



从文中提取重点词语,是在教学生如何阅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母亲形象。





文中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能让我们对母亲的形象有所了解。学生交流的过程,就是感受母亲伟大人格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体现了阅读的成就感。
















学生由交流感受,到感悟情感,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对情感的提升。

这是回归理性思考的一个过程。教会学生借助课文前面的导语理解课文重点。这是课内、更是更外阅读的重要方法。









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深刻细致的总结是必要的,它并不会桎梏学生的思维,而是起到示范的作用。




课文的语言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
品位的过程是在教会学生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并借鉴这样的写作手法。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生字对于高年级学生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引起学生注意,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寻求记忆方法。


这是将作者情感向自身迁移的过程,品味生活的过程,更是将写作方法进行实践的过程。



12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书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情、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2.采用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感知、感悟文章内容。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作者对济南暖阳下的山水、古城、村庄所寄托的浓浓爱意。
2.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重难点分析:
1体会情景交融的境界是需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感受揣摩才能达成的。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的妙处。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课题。
教师导语:济南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冬天中国的北方多是狂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记下的济南冬天的景色,却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欣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会浸滋其间的浓郁情致。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一个生字新词。思考: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第一自然段,说出:全文是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展开描写的。
(二)学生展示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思考问题: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说出: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景、水色。
(三)学生默读课文,看文中哪些段落描写的是济南的山、水,并给每一部分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反馈交流中,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
济南山景:阳光朗照的小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济南水色
三、品词析句,感受济南冬天之美。
品析第一自然段。
(一)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的。
(二)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在仔细研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明晰:作者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响晴
与热带相比——温晴
重点指导词语响亮: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文中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字去掉,说成没有风就不切合实际了。
(三)联系上下文看为什么济南的冬天会如此温晴?
只要学生体会到这得益于济南周围的那一圈小山即可。
四、书写生字。
学生介绍写字要领,尤其是字怎样写美观。

第二课时  
一、品词析句,感受济南冬天之美。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二)交流预设: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一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4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字写村庄,写雪,写它们模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垂柳照影,对柳树的枝条作了拟人化的描写。
6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这样的语言,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重在品析语言的精妙。
二、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朗读,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
三、纵观全文,体会作者写法。
(一)学习了这篇文章,有哪些好的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二)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1.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感情。
2.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
3.平淡的语言蕴含无穷的回味。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4.写景顺序的多样。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四、小笔头。
请你仔细观察家乡任意一个季节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

由济南风光导入,美丽的景色立即引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






在初读课文时,通过三个层次的读书过程,使问题难度不断加深,不但将生字新词进行了有效的落实,也层层深入地对文本进行了整体的把握,体现了阅读的高效性。







板书的出示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脉络有了清楚的了解,利于下面的品词析句学习。










文章结构清晰且严密。对济南冬天总特点的认识很重要。这样的过程,既是对文理的理解和掌握,更是对学理的突破。

词语的渗透为后面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做准备。



这样的问题会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语言特色,真正做到用心品析。












文中值得品味的语句多之又多,随学生的交流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引导体会,为学生进行必要的筛选,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

















学生品析语言后,会有一种情感释放的跃跃欲试,朗读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这样的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去品味语言之美。更重要的是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将这种好方法内化,在今后的习作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写作。












以文本为范例,学生尝试练笔,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


13* 祥子买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说这种文体。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外貌及心理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兴趣。
3.反复读文,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
2. 进一步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
重难点分析:
1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外貌及心理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祥子的形象。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介绍写作背景,引入文本。
(一)回顾本单元学过的两篇老舍先生的作品《我的母亲》和《济南的冬天》。
教师导语: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作品格调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今天,我们就再次跟随老舍先生之笔走进课文,去看看《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买车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
(二)介绍写作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
2.教师随即归纳总结。
二、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一)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教师引导学生简要概括即可。例如文章讲述了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从租车到下定决心买车,经过努力工作而买到了属于自己的新车的过程。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
(一)学生默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是个怎样的人?边读边在书中进行勾画和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二)反馈交流中,教师相机引导感悟并指导朗读。
1. 祥子身体健壮。引导学生从第一自然段对祥子的外貌描写中来体会。正因如此,他才对拉车充满信心。
2. 祥子具有淳朴的品质。
他确乎有点儿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看出初进城市的他,还保留着农民的淳朴。还可以从他拉车的姿势来体会。
3. 祥子有心眼,有理想。
通过祥子打定主意买车,想有属于自己的车,以及买车时与老板讨价还价来体会。这里要抓住心理描写。
4. 祥子吃苦耐劳,坚持不懈。
在开始拉车时,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三)教师小结:整篇文章中,祥子的语言甚少,看出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阅读,引发课外阅读兴趣。
(一)教师导语:经过努力祥子终于买上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今后他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吗?教师选取《骆驼祥子》中的一个小片段读给学生听。课件出示提示
(二)想要了解祥子今后的命运,课下大家可以将《骆驼祥子》这篇小说读一读。

回忆前面的课文,利于学生整体、全面地了解老舍先生。导语中的介绍既可对老舍的人生经历加以了解,又为理解祥子性格做了准备。





让学生了解祥子生活的背景,为学生理解祥子的性格及其命运做好铺垫。


文章条理清晰,放手让学生归纳总结文章,为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打下基础。同时,也可锻炼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


对于这样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通过中心话题的形式,让学生抓住文章主旨,在字里行间去体会和感悟。




体会外貌描写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感受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是对情感的升华,以此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激发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兴趣,及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黄小惠伟
论坛新星
论坛新星


返回页首 向下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1、12、13课教学设计 Empty 回复: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1、12、13课教学设计

帖子 由 张晓明 2011-03-21, 16:05

惠老师的常规教学,已经达到了一个不低的层次。
希望能够见到惠老师关于写作教学的设计方案……尤其是写作讲评课的。

张晓明
Admin
Admin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