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互动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阅读链接、综合学习教学设计

2 posters

向下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阅读链接、综合学习教学设计 Empty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阅读链接、综合学习教学设计

帖子 由 黄小惠伟 2011-03-22, 18:04

阅读链接 漫话友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读懂文言文“高山流水”,在经典故事中品味友谊、思考友谊。
2.增加阅读积累,在古文、古诗中汲取营养。
3.了解朋友的类型和称谓,对朋友有进一步的了解。
4. 能够读懂《谈友谊》中的观点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友谊的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

1. 在联系实际生活的谈话、交流、阅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朋友的珍贵。

2. 潜心阅读,达到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抒发自己对友谊的感受,做到感由心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三部分内容,明了真正的友谊的含义,在生活中学会珍惜友谊,学会成为他人的“诤友”、“密友”,并珍视自己的“莫逆交”、“刎颈交”。
重难点分析:



l 三部分内容从故事入手,逐步揭示友谊内涵,使学生的认知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对友谊的真谛形成正确清晰的理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l 本阅读链接所选材料从古文、古诗到现代散文诗,语言精练、优美,充满哲理,易于积累和内化。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用简短的话语形容一下自己最好的朋友。(2)搜集描写友谊的古诗和名言佳句。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由自己的朋友谈起,开始“漫话友谊”。

(一)师生共同用简练的话语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可以侧重两个人的友情,也可以侧重朋友的特点。

(二)用填空的形式初步展现对友谊的理解:因为_____________(谁),我的生活中多了_____________。

(三)理解“漫话”的意思,展开关于友谊的不拘形式的交流与畅谈。

二、赏“佳话”,在古文、古诗中领略纯真友谊。

(一)读懂《高山流水》。

1. 朗读故事,做到正音和恰当停顿。

2. 请知晓故事大意的学生讲述高山流水的故事。

3. 引导学生回到古文中,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读通、读懂古文。

4. 结合古乐《高山流水》朗读古文,体会朋友之间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的纯真友谊。

(二)读懂诗句,了解背后的故事。

1. 朗读古诗,回想每首古诗中讲述的故事。

2. 在查找资料、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明了诗句含义。

3. 讲述诗句背后的故事,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惜别之情虽然不同,但都蕴涵着同样真挚的友谊。

4. 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关于友谊的古诗,并感情诵读,教师补充介绍自己搜集的诗句。

5. 配乐诵读古诗,在诵读中展现友情的珍贵。

三、读“妙论”,了解朋友的称谓和类型。

(一)默读“妙论”的内容,了解关于朋友的类型和称谓。

(二)小组交流朋友的类型和称谓的意思,并与它的含义相互对应进行理解和记忆。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的朋友是何种类型,应如何称谓,可以对号入座。

(四)连线练习,考察读文情况。

(五)交流朋友的其他称谓或类型。

四、品“灼见”,读懂散文诗《谈友谊》。

(一)了解纪伯伦。

(二)朗读散文诗,勾画值得品味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结合学生感受,引导学生反复读书,品味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补充材料,自由表达,认识真正的友谊。

(一)补充介绍关于友谊的故事、名人名言、论述等。

(二)交流自己对友谊内涵的理解。

(三)结合教学初始时的关于友谊的填空练习,思考:真正的友谊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可以参照阅读链接最后的排比句式,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

(四)在歌曲《朋友》的伴奏下,朗读自己关于友谊的描述。



六、布置作业。

整理关于友谊的资料,办一期关于友谊的手抄报。



从生活实际入手,让文本和学生紧密联系,增加阅读的趣味。







注重学生真实的、个性化的体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为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音乐和故事相互映衬,渲染感人气氛。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

让学生既能读懂诗句,又能了解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扩展学生的知识量,加深对友谊的认识。









对于浅显的、学生可以自己掌握的知识,要完全放手,鼓励他们自能读书。



让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朋友类型和称谓的论述更贴近学生。







在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哲理中体会友谊的真挚。







扩展学生的认识,加深对友谊的理解,寻找真正的友谊,形成正确的友情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优美的语句展现自己的感受。



提升学生的认知,清晰正确地理解友谊的内涵。
综合学习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懂《妈妈的话》,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2.朗读并背诵《金色花》,感受孩子纯洁的童心和母亲的沉静、慈爱、美丽,以及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3.能够围绕中心话题“爸爸是什么”,用连贯而有中心的语言进行表达,做到言由心生。
4.针对“××,我想对你说”这个写作主题能够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做到内容真实具体、言之有物,表达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条理清晰。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父母亲情。

2. 在自由交流的氛围中,通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尽情抒发对父母的爱与感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母之爱的浓厚和伟大,能够发自内心的对这种爱进行感恩和回报。
重难点分析:



l 《妈妈的话》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结合一定的生活经历才能领悟。

l 《金色花》的重点是读与背,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并品味其中的意境,继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l 《爸爸是什么》重在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认知。

l 习作“××,我想对你说”,关键要让学生通过自我心理的描述,表达出有价值、有意义的观点,能做到选材新颖、真实。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回顾单元内容

(一)教师板书每课课题和阅读链接主题,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自己对本单元的感受。

(二)针对单元主题“真爱无言、大爱无疆”谈自己的感受。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单元拟定一个主题。



整体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既能够做到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又能够在整体范围内对单元主题有深入而连贯的理解。

我的采蜜集

(一)自读、同桌互读、全班齐读多种方式结合朗读《妈妈的话》。

(二)自由谈阅读短文的感受。

(三)抓住自己有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感受,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四)感情朗读短文。



通过朗读加深积累,通过朗读理解文字的内涵,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同时沟通习作,为孩子的倾诉做出示范。

读读背背

(一)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名言,诵读学习过的泰戈尔的诗《纸船》,引入对《金色花》的学习。

(二)教师范读,学生用一句话说说短文写了什么内容。

(三)学生揣摩体会朗读,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整体感悟文章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四)找出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根据想象,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做恰当描述。

(五)尝试用一个字(词或句子)来表达你对文中孩子和妈妈的感受。

(六)师生合作朗读《金色花》,教师推荐阅读泰戈尔的《告别》。

(七)练习背诵短文。



创设感人的氛围,从学生实际出发,谈对母亲的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会感悟、品味诗歌的语言。

抓住文本,感受亲情的美好。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用朗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朗读理解诗句,达到熟读成诵。

口语交际

(一)回忆《金翅雀》和《无言的父爱》中关于父亲的描写,说说文章中的父亲有什么特点。

(二)回忆自己父亲的行为,向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父亲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父亲是什么,并能用一两件事情做出说明。

(四)教师补充写父亲的文章:《背影》、《父亲的爱》、《半截钱里的父爱》,体会名篇中的父亲形象。

(五)参照“爸爸是_______,他______________”的形式,用接龙的形式写一首小诗,完成对“爸爸是什么”这一话题的认知。



从课文出发,回顾旧知识,引入口语交际话题。



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结合提示自我的认识。学会抓住中心用代表性事件进行说明的方法。



在名篇中感受父亲的宽容、博爱和沉静的爱。



在对父亲有了一定的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认识的基础上,用小诗的方式综合学生的想法,有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的小笔头

(一)自读写作提示,读后交流:文章题目是什么?具体有什么要求?

(二)思考要对谁说心里话,鼓励学生做到思维开阔,可以是亲朋好友,还可以是同学老师,关键是这个人要让你有话可说。

(三)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明确要对别人说什么,教师相机板书。

(四)列出作文提纲,评价作文提纲。

(五) 根据提纲口头作文,师生共同点评。

(六)完成习作。










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着重培养学生想清楚再说、再写的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着力发展学生的说话能力。

黄小惠伟
论坛新星
论坛新星


返回页首 向下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阅读链接、综合学习教学设计 Empty 回复: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阅读链接、综合学习教学设计

帖子 由 张晓明 2011-03-23, 16:12

“(一)读懂《高山流水》”应改为“(一)初读《高山流水》”,因为短短的4个小环节不能让学生真正达到“读懂”的地步。读懂是目标,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实在令人感动,讲的是伯牙绝弦谢知音之背景。文字不好读懂,只有带领学生在品味友谊等过程之后才能实现。

对于“办一期关于友谊的手抄报”,我非常赞同。但提一点建议,一定带领学生选准切入点,范围不可过宽。

后边的设计别具匠心,定位准确,体现出惠老师扎实的基本功。

张晓明
Admin
Admin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