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互动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五年级语文第12课教学设计 水小 崔志新

2 posters

向下

五年级语文第12课教学设计   水小 崔志新 Empty 五年级语文第12课教学设计 水小 崔志新

帖子 由 李玉新 2011-09-25, 21:27

《有个孩子叫咪咪乔》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中与布娃娃咪咪乔相关的故事,弄清事情得来龙去脉。
4、留意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了解妈妈的情感变化。
5、能就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以及妈妈的情感变化。
知道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想问问大家,你小时侯曾玩过哪儿些玩具,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在你和你的玩具之间曾发生过怎样难忘的事呢?请你回忆一下,并简要讲述自己与心爱的玩具之间发生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必要的互动交流。
2、以“布娃娃玩具”导入本课学习: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就和一个叫“咪咪乔”的布娃娃有关。既然“咪咪乔”是个布娃娃,为什么文章中题目中却说她是个“孩子”呢?课文中为我们讲述了哪些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47页,赶快去看看吧。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随意断句。
2、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及全班交流:文章讲了哪几件事儿?
(教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中记叙的几个相关联的主要事件:带女儿及女儿的“宝宝”咪咪乔出门;爸爸妈妈严重伤害了咪咪乔事件;十字路***警抢救咪咪乔的感人瞬间;妈妈被交警感动满怀愧疚。)
[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故事内容,并努力地将课文内容概括完整,不丢落要点]
3、再读课文,想想哪件事是现在发生的,哪件事是过去发生的?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留意课文中能反映时间及地点转换的一些词语,如“终于有一天”、“话回到现在”、“那天晚上”等。]
第二课时
三、关注文章细节,品味文章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1、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讲了哪几个人物,说说他们和“咪咪乔”有什么关系?
2、读课文,联系具体内容说一说:女儿、爸爸、妈妈和交警各是怎样对待咪咪乔的?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并体会着读一读,读出相应的情感。
课文中值得品味的细节很多,只要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如:
女儿对咪咪乔的态度是:把咪咪乔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不允许人伤害她,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她。(相关的细节有:女儿立即奔向小床……;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小膝盖上……;女儿太任性的哭闹……;女儿尖历地叫起来……;女儿大哭着翻身下车……)
妈妈对咪咪乔的态度是:对女儿把咪咪乔当成有生命的孩子是应付的;不经意间伤害过咪咪乔;被交警所感动真正认可了咪咪乔的孩子身份。(相关的细节有:我们是哼哼哈哈地将就着附和女儿……;我们不耐烦了……;我赶忙拉住女儿的手……;我觉得十分惭愧……;)
交警对咪咪乔的态度:尊重女孩,把咪咪乔也当成“孩子”看待。
(相关的细节有:他立正,举手敬礼……;且又是一个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 3、品味有关“细节”,感悟人物的情感世界。出示两处细节描写:(1)我把女儿放在自行车后……(2)他立正,举手敬礼……[这两处细节中,(1)可以看出女儿确实把“咪咪乔”当“宝宝”年,当有生命的人看。(2)中可以看出交警对女儿给予了像成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
在学生品悟研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四、整体回顾,感受人物,升华情感
1、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你会对文中的“女儿”说些什么?
(2)你觉得课文中的这位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3)文中的这位警察叔叔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进行续写练习。我看到这节断了的手指头,更加感动惭愧。我能为女儿做些什么呢?我点亮灯光,把那节手指头小心翼翼地贴好,把“咪咪乔”放回女儿的枕边。从这以后,我们一家和“咪咪乔”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下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有个孩子叫咪咪乔

女儿:咪咪乔是她的孩子

警察:尊重女儿,也尊重咪咪乔

妈妈:勉强承认——伤害了咪咪乔,没有改变态度——被警察的言行打动,也被女儿的爱心打动——惭愧





李玉新
论坛明星
论坛明星


返回页首 向下

五年级语文第12课教学设计   水小 崔志新 Empty 回复: 五年级语文第12课教学设计 水小 崔志新

帖子 由 张晓明 2011-09-26, 08:59

感觉:第一课时没有结尾,第二课时没有开头。
“能就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个亮点,但在你的教学设计中,我没有找出能够充分达成此目标的清晰环节。

张晓明
Admin
Admin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