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互动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posters

向下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Empty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帖子 由 李芳远 2012-09-26, 20:53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李芳远
论坛明星
论坛明星


返回页首 向下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Empty 转一贴,看有否帮助:

帖子 由 张晓明 2012-10-09, 13:31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也是教师。教师的范唱对学生学唱歌曲有很直接的影响,即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每一首歌曲都有不同的情感特点,有的歌曲欢快、活泼;有的歌曲舒缓、流畅;有的歌曲安静、优美。只有挖掘歌曲中的情感特点,才能帮助孩子唱出心中最美的歌。但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演唱歌曲,不管是欢快活泼的还是深情优美的,或是雄壮有力的,学生们大多都会面无表情地唱,像背书似的,根本谈不上声情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巧用范唱、做到先声“传情”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也是教师。教师的范唱对学生学唱歌曲有很直接的影响,即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在听觉上产生并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其良好的歌唱打下基础。  

二、语言准确、从而字里“传情”  

歌曲与乐曲不同,歌词在歌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歌唱时吐字含糊不清,或丢字错字,则不能正确表达歌曲内容,自然也就不能使歌声具有艺术感染力。歌唱语言是艺术语言,要求咬字发音正确,并能根据歌曲的词意、旋律结构以及风格的需要,进行艺术处理,做到“字里传情”  

三、创设情景、注重细节“传情”  

教学中,一些老师通常直接告诉学生:歌曲是欢快的,就快一点唱;歌曲是抒情的,则慢一点唱;再细致一点的老师也就在歌曲高潮处再着重强调一下算了事。我认为,如此“便捷”的讲解是不可取的。体验音乐情感就好比旅游一风景区,如给他一张极美的风景照片,而不让他亲历每一个景点,光看照片,这样能有心旷神怡、真正被折服倾倒的感受吗?歌曲也一样,除了赋有整体的情感外,每一乐句也都有其细腻的丰富的情绪变化,学生要亲历每一个细节,要有具体的体会,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才会真正心中“有情”从而做到歌声“传情”。  

张晓明
Admin
Admin


返回页首 向下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Empty 回复: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帖子 由 ???? 2012-10-10, 14:07

一、深刻理解歌词的情感内涵
  
  为了使学生做到有感而发、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教师在教授一首新歌时,应首先让学生了解歌曲背景,研究歌词内容,体验作品情感,把演唱歌曲建立在对歌词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说,当老师将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这首作品布置给学生时,不要填鸭式地将作品的背景、人物的特点、作品的风格等一一作介绍,因为这样做一是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二是机械接受的效果往往使学生只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上。老师所做的第一步应该是明确规定学生在课下需要完成的任务:
  1.理解歌词内容,体验内在情感。
  2.了解词作者和曲作者及其生平、创作风格等。
  3.读谱唱词,较熟练地唱会这首歌。
  4.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词曲关系、旋律特点、曲式结构、伴奏特点等。
  学生通过在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歌曲的歌词出自我国宋代词人、文学家李之仪的词作,词作描写了一位女子对情人的思念,表现她对爱情的忠贞,情意真挚: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在上课时,老师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李之仪的这首词作构思精巧、复叠回环,既明白如画又蕴含深婉,富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魅力。整首词以长江水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与情结……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相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景生情的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盼的见证。这样新巧的构思和纯美的情思,明净的语言与复沓句法的结合,构成了其特有的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词情。作曲家青主秉承了原词的意境,谱曲时运用了平稳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竖琴般的伴奏织体,音乐在平稳中不断涌动、流淌。每一个乐句的结尾都有一个上行或下行的拖腔,钢琴伴奏前后呼应般反复,宛若吟诵的意韵,却又不失音乐的***。
  接下来,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体验古典诗词一吟三叹的意韵,咬字、吐字时在柔里带刚中突出语气与情感重音,细致入微地表达出缠绵不绝的思念之情。这样在演唱时,教师就能结合悠扬又激昂的音乐旋律,激发学生投入角色,更合理地表现作品,从内心深处涌出真挚的情感,唱出一种切肤之痛的思念之情。
  
  二、深刻体验歌曲曲调的情感内涵
  
  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形象地比喻说:“我的工作有点像交通警。对于交通警来说,只需要掌握红、黄、绿三种颜色,对于我来讲却有更多的色彩。举例来说,总谱上的标志是忧伤,但是几分忧伤呢?内在的、暗淡的,或者仅仅是愁眉不展的?作曲家没有说明,我只有自己去作判断,这就是我的专业。”歌唱家卡拉斯在回忆指挥家都利奥?塞拉芬对她的影响时曾说:“他教导我,凡在音乐上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有表情,这是千真万确的,我学了每个装饰音都必须为音乐服务。如果你真正爱护作曲家而并非只为个人成就着想,你总将为一个颤音或一个音阶找到意义,而据此正确地表达快乐、忧愁或悲伤的感情。”
中国传统美学也非常重视音乐表演中的投情,并且要求这种投情必须建立在解明曲意,即充分理解乐曲情感内涵的基础之上。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销魂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有终**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而心不唱,口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与蒙童背书,同一勉强而非自然者也。”李渔的这一论述,把曲情以及如何表达曲情讲得非常明白而透彻。他要求表演者必须首先解明所唱乐曲的情节,知道乐曲意境的所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唱出乐曲的神情。而唱出乐曲神情的要求则是在情感和语气上必须和歌曲的要求完全相一致,即所谓“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销魂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在情感,同时要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曲调的情感,要细致体会乐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准确把握旋律的情感基调。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